➡ 上一篇: 〔讀文有感〕我讀【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75 光明頂】有感
〔讀文有感〕我讀【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77 朝聖僧人】有感
朝聖僧人,徒步往古格王朝遺址前去,一輛簡陋的二輪車,載滿行程所需用品,僅能攜帶簡便的行囊,還不忘記插上旗幟。要前行,在顛簸路途中必須手腳並用,使勁推著二輪車,才能找到前行的平衡點。
旗幟在二輪車上隨風晃,長時間的強風,與冷冽的空氣,旗幟看起來非常滄桑。
喇嘛與沙彌的目的地,是古格王朝遺址,二人裸露在稀薄空氣中的臉頰通紅,與二輪車上的旗幟的疲憊一樣。為了要完成已經遺世的喇嘛,也就是所謂師父的心願,捧著師父的舍利,小喇嘛的紅衣耀眼,但最吸引我目光,還是喇嘛手裡拿著的「持珠」,持珠跟隨小喇嘛,一同踏上前往古格遺址。沿途考驗重重,惡劣的氣候,崎嶇難行的險峻路途,食物取得不易,走在荒蕪人煙的平原,想完成師父遺願。小喇嘛手握持珠,時而唸誦,在祈願過程中不時觸摸,與人互動時,端莊的必要搭配,也只能是身上的那串持珠。
「持珠」,它可能不是華貴的老珠,但在陪伴小喇嘛過程中,起了不一樣的變化。於是這條持珠,變成小喇嘛生命中,不可或缺的伙伴,成為記憶中,帶有情感的一項物件。
我也曾經摸過一串「老鳳眼心念珠」,手珠上搭配的三通珠頭,配上的是「骨珠」。摸上手的那一刻,我感覺它對我的理解,遠比我對自己的理解還深。摸著它有一種悸動,摸著它,摸到彼此的信賴。很深的一份情感,只是,到如今,我仍不知,也沒想探究,我只知道我要記住,它對我說:「佳話,我在等妳….」。
所以我能理解小喇嘛在 老茶房〔黎時國〕大哥的鏡頭前,神情自然手握一串持珠,在陌生的鏡頭前,露出隨遇而安的一抹笑容。
以前,我對老念珠根本就一無所知,所有的規矩,也毫無概念。現如今想來,這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安排,沒有被既定框架設限的我,才能夠第一眼見《心念藝術》老念珠時,勾起熱愛的本能。
老念珠會找人….,人與老念珠,原本兩條平行的軌跡,藉著心念合而為一。
大哥這篇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「朝聖僧人」文章,原來沒預期會出現在鏡頭前的第三者,已經遺世,卻未完成心願的老喇嘛,鏡頭前雖看不清樣貌。肯定是強烈的心念,才會以既模糊又清楚的邊界感,出現在相片之中。老喇嘛的心念,無論對己身有沒有幫助,但我認為,以這樣方式出現。會讓人們對於「無形的心念」,有另一層面的省思。
心念雖看不見,不代表不存在
老喇嘛雖已經遺世,但卻出現在相片中
可見,看的見的,又不一定是真的存在。
好深奧,卻也不是那麼難理解,心念最終就是一團能量。
我感覺不管是老喇嘛,還是小喇嘛,甚至推著二輪車辛苦前行的沙彌,甚至自己也不清楚,這趟前行的目的,古格王朝遺址是終點,最主要在多年後,出現在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,透過大哥拍回來的異象相片,表達心念的重要,
老喇嘛雖離世,但想到達古格王朝遺址,依隨在世時的心念,陪著小喇嘛與沙彌踏上行程,原來心念,才是主宰人生的關鍵。
難怪大哥要將老念珠的華麗舞台,取名為《心念藝術》。
老喇嘛或許以為他的心念,是為了古格王朝遺址而出發,但一切皆有安排,一張老相片,勾起我傾洩而出的心念,又可能這篇文章,是早在先前就埋下種子,是《心念藝術》的安排。
用讀者的角度,將大哥的文章讀進心裡,我的夜晚,埋首於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文章中,雙手在鍵盤上敲打,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離世老喇嘛的現身,還有途中小喇嘛,手持一條持珠, 能使我娓娓道出藏不住的心思。
以上是,我讀【《西藏阿里記事本》77 朝聖僧人】有感而發。
※ 圖片來源〔老茶房|部落格〕網址:www.0123.tw
➡ 下一篇:〔讀文有感〕我讀【〔格格在廚房〕系列緣起與目錄】有感
【延伸閱讀】
▍ 《不存在的真實》套書 〔上冊+下冊〕內文簡述
▍ 《不存在的真實/上冊/生活道場》 內文簡述
▍ 《不存在的真實/下冊/消失的捷徑》 內文簡
▍《心念藝術》 書籍簡述述
▍《心念藝術丨持悲》 書籍簡述
▍〔心念藝術|FB 粉絲專頁〕
【註】圖示連結引用自〔讀書會|部落格〕網址:www.5588.tw
●本文同步發表在以下臉書版面,歡迎進入參與互動:
▍〔佳話〕個人 FB 網址:www.2299.tw
▍〔老茶房意合團〕社團網址:www.1122.tw
▍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122.tw/posts/66223639711504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