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5-03-21/週五

〔賢樺家常〕佳話的佳文

日子一天一天過,留不住時間,但可以留下生活點滴和體驗。

【你所做以為是對的事情,對不對不是由你決定】

佳話

By佳話

2018-03-17 10:08

➡ 上一篇: 【什麼養?怎麼養?】


 【你所做以為是對的事情,對不對不是由你決定】

  今天一早,與先生開著車前往某小漁港去買魚,也因為是假日,所以,漁港邊的人車多,擠得水泄不通的小道上,魚販的吆和聲此起彼落,海港邊,各攤位雖有競爭,但,似乎與平日有著那麼一點不同的氛圍。

  原來,是,有幾輛中型小巴,小巴上貼著某佛教協會的標誌。一群人擁護著某位出家師父,因為海風冷咧,這位出家師父一下車,身旁地信徒立刻從袋中拿出一頂高級羊毛帽恭敬地請師父戴上,就這樣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走在各魚販攤位上,意圖購買與挑選活動力仍強地蝦蟹魚類,再花錢請當地漁民將購買的蝦蟹魚類給放生。也剛好,當天,有剛捕撈上岸地活龍蝦與螃蟹,這眾信徒以慈善做功德不斷地央求魚販給予優惠的折扣。

  接下來,這群由師父帶領的放生團,便在一個小小攤位上,雙手合十,由師父起頭帶領這群信徒對著腳下魚池中的龍蝦與螃蟹讚頌佛號﹑吟唱佛歌。過程大約將近有十分鐘之久,這信徒們一邊跟著師父唱頌﹑一邊將自己的包包緊緊地夾在胳肢窩下,雙腳也併得更緊,因為,這寒風,吹在沒有什麼遮蔽物地攤位上,實在是冷,不過,信徒們依舊沒忘記要做功德這件事,他們,依舊賣力地在寒冬中唱出最宏亮的佛曲。文儀式結束後,信徒除了與師父互相以讚嘆佛法美妙來相互交流,這師父,便找了個塑膠椅坐下,然後,開始一一地給予每位信徒紅包,大夥,無不歡喜!收到紅包的信徒們似乎像是得到了珍寶般,恭敬地收下。

  咦?這腳下魚池著龍蝦與螃蟹,看來似乎並沒有在被歌頌完佛號後,有著不同?它們,依舊待在魚池中,任人擺佈。只不過,差別在地點的不同。還有,就是「了結」與「吃食者」地因果這件事,恐怕得再重來一次。一旦被放回海域中,而且不見得是適合這些龍蝦與螃蟹的棲息地,恐怕,難逃面臨死亡。原本,池中的龍蝦與螃蟹可以在這世可以了結的課題,卻是硬生生地給不相干的人等給拆散。這,龍蝦與螃蟹,究竟是感到開心逃過一劫?還是,怨,得再重新等待下一次機會,了自己地因果?

  功德?究竟是不是以強對弱之姿態在企圖影響生與死?如果,做功德,可以迴向給自身成為自己了卻業力的對價關係,那,究竟來此晴天恨海中翻滾,還有何意義?其實,慾望才是功德背面地真實。最終,慈悲心不過就是個美化藉口,真正想要地意圖,是想換取什麼呢?答案,只有當事人知道,因為,每個人要的都不同。

  其中,還有一位小男生,應該是被媽媽帶著參與。大夥在虔敬唸著佛號時,這位小男生雖然雙手合十,但身體卻不斷地輕微扭動,他的眼神,在好奇地四處張望著環境,這,站在一旁地媽媽忍不住將自己合十的右手落下,輕敲了小男生的頭,要他專心。真實地是,媽媽與孩子,他們的不專心地態度,其實並無不同。

  在等待老闆幫忙處理我購買的魚貨的過程,原本已經要結帳了!就在隔壁放生團唸完最後一句佛號時,忽然,有一尾活跳跳得剝皮魚,從淺淺地魚池中扭動著身軀,好新鮮的一尾魚,到底,掙扎?還是說,快把我帶回家料理吧?我也不想知道那麼多,我只知道,來到眼前地食物,珍惜就對了!在端上餐桌之前的烹調過程,心態得滿懷尊重,尊重的態度去了卻我與這尾魚之間的因與果,那才是我該做好的事,更何況,我們的肉身,可是虧待不得,一旦,你沒有花心思給予肉身豐富能量,這,思維想必會因為能量擷取不足,而停滯或卡關,說到底,怨不得,因為,那都是自己的選擇。

※圖片從 shutterstock 圖庫網站付費下載。


➡ 下一篇: 【要放下放不下的念】


【延伸閱讀】
《不存在的真實》套書 〔上冊+下冊〕內文簡述
《不存在的真實/上冊/生活道場》 內文簡述
《不存在的真實/下冊/消失的捷徑》 內文簡述

【註】圖示連結引用自〔讀書會|部落格〕網址:www.5588.tw  


本文同步發表在以下臉書版面,歡迎進入參與互動:
▍〔佳話〕個人 FB 網址:www.2299.tw
▍〔老茶房意合團〕社團網址:www.1122.tw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122.tw/posts/1549467651773441

佳話

佳話

吳佳樺,別號/佳話。沒有豐功偉業,只有小市民的人生經驗,與家庭主婦的生活體驗。 我的身體,從執行《一定瘦》開始轉變;我的家庭,從看過《祖先》書在家拜祖先後開始紮實;我的心,從戴上心念珠後開始認識人生。